详情

喜报 | 济宁艺术剧院入选山东首批省级校外美育实践基地名单
    更新时间:2023-09-20 15:02:53    

济宁艺术剧院

入选

首批省级校外美育实践基地名单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向社会公布了首批省级校外美育实践基地名单,济宁艺术剧院名列其中。

济宁艺术剧院每年常态化的积极开展“戏剧(曲)走进校园”演出30余场,近年来,将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励志儿童剧《梦回三迁路》、儿童剧《荡起双桨》、青少年戏剧《桂梅老师和她的孩子们》;山东省青创项目——儿童剧《当国歌响起》、肢体剧《老人与海》等剧目通过线上、线下演出的方式送进全市相关校园,丰富学校课外生活。截止目前,已经累积完成近200场。



励志儿童剧《梦回三迁路》



儿童剧《荡起双桨》



儿童剧《当国歌响起》



 青少年戏剧《桂梅老师和她的孩子们》



     肢体剧《老人与海》


艺术剧院先后与青岛艺术学校合作,联合培养学员。学员学习与舞台实践相结合,二十多位学员参加剧目巡演。同时,参考北京、济南等地的经验,为济宁市青少年搭建了首个“少儿戏剧”的舞台,面向社会遴选了一批青少年学生,排演了儿童剧《丑小鸭》和《此地无银三百两》等经典剧目和课本剧,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活动演出策划上,艺术剧院完成了202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十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暨2021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启动仪式的开幕式演出;圆满完成2023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暨沙特、马耳他青年访华济宁站活动。

    下一步,济宁艺术剧院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程共建:

(一)课程共建。济宁艺术剧院将围绕红色文化铸魂、传统文化浸润、跨学科创新实践、艺术素养展示、青少年志愿服务等5个方面,联合学校,遴选相关学生,共同排演如《买椟还珠》、《此地无银三百两》等1-2部课本剧,加入精品美育实践课程。

(二)学术共研。济宁艺术剧院具备很强的科研工作经验,先后承担了国家级课题7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社科课题3项。下一步可共同搭建美育教科研协作平台,与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大中小学联合开展美育校外实践课题和项目研究,每年完成1-2项市级以上学校美育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实施。

(三)名师共享。济宁艺术剧院选派不低于2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艺术工作者担任大中小学兼职美育教师,从舞台表演、声乐器乐和舞蹈形体等方面,每年授课不少于50学时。

(四)人才共育。济宁艺术剧院展厅和排练厅面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提供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空间。利用基地丰富的师资与课程资源,按照有关部署辐射带动当地不少于10所学校。每年免费或优惠承担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高校组织的师生艺术展演、专项展示活动不少于3场次。

(五)服务共担。济宁艺术剧院按照部署,每年招募不少于100名大中小学生志愿者参加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剧目的展演场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活动。


订票热线:19963781298 传真:0537-2966065 邮箱:jnsyst_jnsyst@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太白路中路19号 邮编:272100 备案号:鲁ICP备2020040513号-1

1济宁艺术剧院1 技术支持:山东远之航